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校地融合筑桥 新文艺组织激活古村落振兴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12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市政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省文联副主席、市文联主席鄢萍带领部分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干部,赴闽侯县荆溪镇徐家村“绣造女儿国”影视基地,专题调研新文艺组织赋能古村落振兴工作,聚焦人才服务体系构建与校地融合模式创新,为闽派文艺高质量发展探路。
调研团队探访了完成数字化改造的明清古厝群,实地考察以“文化+科技+影视+女性赋能”创新模式激活古村落生命力的成果。座谈中,基地运营方介绍了与福建艺术职业学校共建“剧本工坊”通过定向培养兼具非遗技艺与影视创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孵化出《姐姐的三条簪》《木雕风云》等作品,将闽侯木根雕、福州三条簪等非遗元素融入剧情,既提升了作品文化内涵,又培育了“接地气、懂传承”的专业创作队伍。
鄢萍副主席强调,“文艺两新”是激活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其发展需依托精准人才服务和深层校地协同。要健全“专家智库+在校学子+本土工匠”的人才梯队培育机制,推动高校专业资源与古村落活化需求“精准对接”;鼓励高校将实践课堂搬进古村落,通过“订单式”培养、“项目制”合作,让科研成果转化为乡村发展“生产力”;搭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让非遗技艺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生,实现文化传承、人才培育与乡村振兴的“多赢闭环”。
政协委员们表示,将持续关注“文艺两新”与古村落活化的结合点,围绕人才政策优化、校地资源整合等建言献策,助力“绣造女儿国”模式升级,为闽派文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