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简讯>图片新闻

悦享福州文史|陈兆锵题“蒋山青处”

发布时间:2025-08-12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字号:【

  蒋山青处。

             辛酉秋月陈兆锵题石

 

陈兆锵“蒋山青处”题刻


  这段石刻位于马尾区昭忠祠旁。昭忠祠最初是为纪念马江海战阵亡将士而建立的祠堂,它在当地又被俗称为“阵亡祠”,仅从名字上便能感受到其中的惨烈。马江海战结束后,闽江沿岸军民自发组织打捞福建水师官兵遗体七百余具,分九冢就近掩埋于马限山脚下。民国时期,陈兆锵主持重修昭忠祠,又将原葬于他处的一批烈士遗骸迁入,与原有九坟合为一冢,墓后崖壁上便是陈兆锵所题的“蒋山青处”四字。

 

  陈兆锵(1862—1953),字敬尔,号铿臣,闽县螺洲(今福州仓山区螺洲镇)人。他出生于福州城中的朱紫坊,早年投考福建船政学堂,进入后学堂管轮班第二届学习,毕业后选派到“超勇”号练习,后调至北洋海军“定远”号服役,以“定远”号大管轮的身份随舰参与中日甲午战争。陈兆锵先后经历福建水师与北洋水师的覆灭,无数同袍战死海疆,心有戚戚焉。

 

  历经半生之后,陈兆锵在1915年出任福州船政局局长,回到他最初成长的地方。1920年,海军当局及船政校友从京沪等地募资重修昭忠祠及阵亡烈士墓,立碑并建碑亭供奉,陈兆锵亲自主持其事。烈士墓合九圹为一丘,前立石碑谓“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马江诸战士埋骨之处”。陈兆锵还撰写碑文记其事,文中称:“诸先烈不知有国,不知有身,虽捐糜顶踵,在所不恤。浩然正气,如日星河岳,历劫不磨。”

 

  烈士墓修葺一年之后,陈兆锵又在墓后崖壁上题下“蒋山青处”四字,旁款“辛酉秋月陈兆锵题石”。蒋山即南京钟山,传说汉末良吏蒋子文驱逐贼寇,死于钟山脚下,化为土地神保佑一境平安。陈兆锵的题刻,既喻埋葬英烈的马限山如钟山一般青葱如画,英烈报国之志永垂不朽;又将晚清海军英烈比为逐盗而死的蒋子文,愿其神灵永在,为世人所铭记。也正如陈兆锵所期望的那样,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马限山,如今已因“青山有幸埋忠骨”而为人所知,吸引无数后人前来瞻仰追忆。

 

  (撰稿:孙源智,原载2024年福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福州摩崖石刻史话》)

附件下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