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凝聚行动力量 服务乡村振兴——市政协主题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专项活动要求和市政协专题会议部署精神,进一步组织发动委员积极参与专项行动。4月8日上午,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联合经建委组织开展“凝聚行动力量 服务乡村振兴”主题沙龙活动,部分市政协委员及区(市)县政协、相关乡镇负责同志参加。
活动伊始,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负责人结合“聚焦三农办实事”实践经验,就“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专项活动,从方案设计到具体执行,进行了深入阐释。委员们围绕如何深化活动路径、解决乡村发展堵点难点问题,以及促进优势资源共享对接,踊跃发言、积极探讨,气氛热烈非凡。
共识在深度互动里形成。委员们一致认为,专项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构建精准帮扶机制,实现乡村需求与委员资源的“双向适配”。总体上可以通过设立“乡村振兴观测点、服务点、示范点”三大平台,分别针对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的症结性问题,长期跟踪开展“解剖麻雀”式研究,推动政策供给与基层实践更加精准适配;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与民生急难诉求,开展“滴灌式”助农行动,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产业提质、发展增效,积极统筹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下沉,着力培育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乡村,形成政协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模式。同时,委员们还就机制创新、资源对接等活动方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
思想在碰撞交融中激扬。活动中,委员们聚焦土地抛荒撂荒导致的耕地资源浪费、乡村空心化伴随的人才流失,以及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资源整合碎片化、特色IP挖掘不足、配套服务滞后等制约乡村振兴的深层矛盾,从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政策传导效能、人才回流路径、文旅资源活化等维度展开了热烈研讨。大家既剖析这些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障碍,也直指农文旅项目同质化、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弱等现实痛点,从特色农业与文旅资源嫁接、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本地文化IP培育、基础设施与服务标准提升等角度探讨破题路径。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专项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交流研讨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委员沙龙活动、专项自主调研等形式,推动思想碰撞常态化、对策研究精准化,让更多“金点子”在互动中涌现、在实践中落实。
资源在畅所欲言中汇聚。活动现场,乡镇负责同志开门见山提出亟待对接的具体需求,企业家委员积极回应,提出可助力的项目设想。通过深入交流,现场生成了多项助力产业发展的项目:促成晋安区寿山乡与中草药种植基地项目对接、推动岳峰村引入专业资产运营机构、助力梧桐镇牵手观光农业项目、协助东桥镇深化全域旅游发展布局。委员们明确表态,将积极跟进落实具有落地潜力的项目,推动项目意向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以产业振兴的扎实助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步,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将积极抓好专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深入总结实践经验、持续推进资源整合,务实开展“建言献策求实效”“产业帮扶助发展”“服务为民增福祉”三大具体行动,力求在发挥政协优势作用、凝集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上拿出新举措、取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