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开讲!现场热烈!一起来听听!
10月9日,福州市政协“书香政协”专题委员讲堂举行,现场邀请9位委员围绕两个读书主题作学习心得交流。委员们热切交流,踊跃发言,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书香政协”专题委员讲堂的第一阶段,邀请了四位委员就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植根于“3820”战略工程的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一主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坊七巷流苏花。陈捷阳 摄
经建委委员何基昌
近年来,福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保护、修复、建成、开放了一批特色历史文化建筑,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城市品牌,彰显了福州独特的魅力。
经建委委员林子夏
要通过读书挖掘福州历史人物的思想精髓,弘扬改革创新、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走出去,多做交流,让福州传统文化和海外福州文化互相融合,互相渗透。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委员陈志勇
政协委员应以学习“强政治、促履职、聚共识、固团结”,要始终坚持鲜明的政治属性。要通过读书学习,把理论知识与调查研究、协商议政、凝聚共识等履职环节深度融合,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委员许权
保护好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项事业。它关系到福州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关系到福州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精神需求,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创新。因此,不能只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修缮和保护,还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挖掘和弘扬。
在讲堂的第二阶段,五位委员就重塑世界茶港盛景,打造国际特色消费空间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林双伟 摄
农业和农村委委员李玉华
近年来,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茶人茶企的不断努力下,福州市绿色茶园数量不断增加、标准化智慧茶园逐步设立、茶商贸往来频繁、水路优势扩大。这些历史文化、品牌产业、平台区位等优势,为福州市建造“世界茶港”提供了充足养分。
社法委委员郑升尉
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想要做大做强,需要以产业数字化为基础,重构茉莉花茶产业。一方面要建设相应的茉莉花茶产品的数字监管体系,打通产业信息孤岛,另一方面要建设茉莉花茶产业交易大数据,以交易大数据反向指导产业发展。
教科卫体委委员陈锋
在打造世界茶港城的过程中,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的“三茶”融合大文章。要加强福州茶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借助科技的力量助推福州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注重产业融合,延伸福州茶产业链条,提升福州茶产业的附加值。
人资环委委员林群慧
构建起茶旅经济生态链是推动世界茶港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为构建茶旅经济生态链,福州应当建设有福州元素的茶文化特色旅游区,发展茶文化旅游骨干企业,同时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大力培养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
人资环委委员王伟立
要挖掘始发地的文化底蕴,重塑“闽江茶印象”,在“闽江之心”打造茶走廊网红打卡点、制造“世界茶港”始发地地标建筑,利用数字化、智能化全息影像、3D技术再现“罗星塔”、“飞剪船”的“世界茶港”繁华景象,并打造茶品类多样齐全,融合休闲、体验的茶特色消费街区。
今年以来,市政协开展了以“深学争优、团结奋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总主题的“书香政协”活动,根据“书香政协”总体方案,陆续开展了“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植根于‘3820’战略工程的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重塑世界茶港盛景,打造国际特色消费空间”两期读书学习活动。
古街盛宴。邱宗新 摄
期间,委员们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系列活动,紧扣主题,结合本职工作畅所欲言。线上平台共收到委员们1200多条学习心得或互动评论。第二期读书学习活动还结合了市政协专题协商议题开展线上交流,鼓励委员围绕重振福州“世界茶港”积极建言,让读书更好地为委员履职服务。
陈暖 摄
据了解,2022年以来,福州市政协将文明创建工作与履职工作有机融合,打造了“书香政协助推书香社会建设”品牌,从记忆闽都文化、点亮文化心灯、阅享文史沙龙、讲好福州故事出发,不断丰富书香政协内涵。目前,该品牌已成为福州市政协重点打造和推广的品牌。读书活动和“委员讲堂”等学习交流平台,为政协委员们参政议政注入了更多智慧和思想,更好地为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言献策、凝心聚力。
三坊七巷。林双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