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天地|积极创建“数字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
积极创建“数字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
福州市政协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到,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智慧教育列入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这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智慧教育的高度重视。
2021年2月,福州市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是全省唯一的示范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把示范区创建纳入“数字福州”总体规划及市政府年度工作重点,2021-2022年市本级的创建资金投入约4亿元人民币。市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福州智慧教育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福州市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导创建。市教育局确立了“1+4+N”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体系。
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具备良好的创建基础,校园一卡通、安保安监系统、虚拟图书馆、虚拟信息库、校本资源库等基本形成系统;市级“1+4”设施应用已投入试运行。全市基础教育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接入率达100%,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达100%,多媒体教室已达97%。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校长信息化领导培训覆盖率均为100%。80% 的学校实现智慧管理,教师和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分别为90%、84%,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已实现信息化教学新常态。一批本土智慧教育领军企业正围绕“数字福州”智慧教育需求,全力提供技术支撑和科研创新。
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是对教育生态系统的一次重构与再造,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各级中小学校、社会资源多元主体必须良性互动、协同作战。而目前政府的协调刚性、社会资源尤其是企业的主动融入意愿,因机制框架间不应有的“摩擦力”而显不足。智慧教育县域发展失衡,除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马尾区、闽侯县、连江县构建了“教法一技术一文化”生态平衡的智慧“教与学”环境,其余县(市)区智慧教育新生态建设相对薄弱、示范区创建工作相对滞后。因隐形化、动态性、测量难等原因,反映智慧教育新生态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教学方式、教改动态、管理模式、情感状态、安全监控、课堂互动、校园环境、家校沟通、耗能减排等非结构化智慧数据,尚未完全实现全市教育大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为此建议:
设计运行高效的创建机制。
重中之重是建立“一个引导、两个保障、三个支点”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机制,顺利实现创建目标。
政策引导是“数字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的一个目标明确的方向。市政府根据教育部的政策文件,研制适合“数字福州”发展创新需求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规划、配套政策、实施方案及合理评价标准,督促检查市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大数据委等相关部门,以及县(市)区政府整体推进创建工作。在突出基础教育为示范区创建重点的同时,也应协调推进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创新发展。
经费与技术支持是“数字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的两个不可或缺的保障。市政府根据创建目标,指导教育局、财政局分批、分次、有序地为基础教育各级学校提供一定的财政经费,按照创建绩效和完成进度实行“弹性”拨款。指导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主动与数字企业对接,按照福州市财政投资类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依法依规通过投标、竞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学校提供数字硬件、软件技术支持,持续提高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利用率,延伸智慧教育“推广应用链”,以此弥补财政资金不足和技术能力不强的短板。
市政府(包含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县(市)区政府,市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社会力量,是三个多元协同的支点,互相支持、互动增进。创建“数字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不能仅仅是教育局“单打独斗”。市政府领导全市创建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问题为导向,着力破解创建难题和困境,对示范区创建质量进行宏观把控。
推动优质资源的均衡配置。
保障外部“输血供给”。建立公平、均衡、高质量、可持续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是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应有之义。市政府需摸清县(市)区政府智慧教育资源的存量与增量,破除“等、靠、要”依赖思想。对基层薄弱校,市教育局要按照“1+4+N”智慧教育生态模式,组建智慧教育示范区“名师网络教研联盟”,指导带动基层学校融入创建工作,点对点专项推送优质资源与技术支持。
激活内部“造血功能”。各县(市)区政府要对标示范区创建要求和标准,找准创建突破口,主动跟进不懈怠,盘活用足现有教育信息资源。教师培训规划先行,应按照薄弱校校长、教师的现状和特点,分类别实施智慧教育理念、知识、技能、实践、研究的培训,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新课堂、新生态。
构建互联互通的智慧环境。
“纬线”制定规矩。市政府依法建立智慧教育资源审核准入机制,统一资源建设、服务、使用和管理标准,打破“信息孤岛”。督促大数据委主动为示范区创建提供技术标准支持和科研最新成果。创造条件启动非结构多模态数据“一点就入、共享共发展”智慧项目建设。市发改委优先倾斜创建项目立项。
“经线”自主发力。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是一个长效工程,市教育局必须从长计议。教育信息化现有的发展成果应该有效转化成示范区创建的“基本盘”,有效防止资源闲置浪费。在大数据委的专业技术加持下,尽快改变智慧教育系统内部数据平台散乱现象,实现教育业务平台与教育行政平台数据导入、链接、联动、共融。
经纬织牢“创新”。创新建立“政策驱动 +社会力量”的市场行为模式,通过合法规范智慧教育数据资源积分激励和使用付费的机制,鼓励社会各方特别是企业主动融入示范区创建。持续完善智慧教育资源版权保护,市政府引导协同与市场运维服务互动增进、良性发展,达到共建双赢。
实施智慧人才的提质工程。
“深度”提质一一组建“数字福州”智慧教育专家组。智慧教育以培养“教与学”智慧人才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市政府牵头邀请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专家组成员、省属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专家与全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引领者共同组成专家组成员。以示范区创建为平台,大力培养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智慧人才。
“广度”培优一一制定智慧教育终身学习规划。市政府借助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契机,制定从上到下,再到基层学校,满足各方智慧素养多维需求的终身学习规划,进行分类指导。强调学生是智慧教育的主体和受益人,探索将智慧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现智慧学习与创新思维的有机融合。突出教师是智慧教育发展的主推者,整合利用现有教育平台和基地,创设一批未来教师实践基地、教育基地,尽早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并及时总结智慧教育新形态下教师教育、教师管理、教师教学的实践路径,引导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示范者和学生成长好导师。明确技术人员是智慧教育的参与者和持续创新者,为智慧教育提供一系列数字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与服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伦理规范,重点对学习情景的分析、教学全流程的辅助以及“教与学”全过程提供创新支持。
(执笔:一 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