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简讯>市委、市政府新闻

急在分秒“救”在身边

发布时间:2025-04-25 信息来源: 福州日报 字号:【

市民现场学习急救技巧。记者 池远摄


  “多亏有火车站加装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救了我一命,不愧是救命神器!”去年底,福州火车站南广场,一名旅客突然口吐白沫晕倒在地。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拨打120,铁路红十字救护员赵静携带AED设备赶到并一同救援。1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经医护人员初步检查救治,男子逐渐苏醒,情况趋于稳定。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在我国,每天约有1500人因心脏骤停而离世,且大多数情况发生在医院之外。如果在心脏骤停发生的“黄金4分钟”内能够及时进行急救,许多生命便能得以挽救。

 

  时间就是生命,救人争分夺秒。如何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年来,福州大力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工作,有效实现应急救护“技能+设施+人员”联结整合,积极构建“黄金4分钟”急救圈,为“健康福州”“健康中国”建设赋能添彩。

 

  大力投入 AED“救”在身边

 

  记者昨日走进福州地铁站,只见AED设备有的布设在闸机旁,有的位于控制室或者客服中心附近,设置点位虽不尽相同,但都被放置在醒目位置。

 

  “99台AED分布在地铁各站点,实现地铁全线网站点全覆盖,我们在2022年就使用救命神器成功救助一名昏迷乘客。”福州地铁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一名男性乘客在福州地铁1号线车厢内突发疾病倒地,事发时列车正往树兜站方向行驶。了解情况后,福州地铁1号线树兜站工作人员立即行动。

 

  “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昏倒的乘客几乎没了呼吸,也感觉不到心跳。”该名人员说,一名医科大学女学生挺身而出,运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使用AED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经过10多分钟的现场急救,男子逐渐恢复意识,并被送往医院救治。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福州地铁上演“教科书式”救援可以看到,当下,AED作为一种重要的急救设备,正逐步走进我市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为生命保驾护航。而这背后是福州市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政府、社会各方资源,加大应急救护供给投入,拓展AED覆盖面及其综合功能。

 

  “我们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应急救护从急救设施短缺向‘有设备、好操作’转变。”福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陈强介绍,目前全市各类公共场所累计配置1900余台AED,初步形成覆盖福州区域的AED网络。同时,广泛动员社会爱心力量,在全省首创建设集各类急救器材(含AED)及其操作指引和急救科普、公益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红十字应急救护站,在全市各公园、学校、体育场馆、大型商圈等人员密集场所累计布设100个红十字应急救护站。

 

  数字赋能


  急救“有人救、快响应”

 

  打开“榕e救”微信小程序,可以清晰看到每个救护站的位置,还能定位附近的救护员;市民可获取各类急救知识,以及报名参加培训,成为持证急救员。不少群众不禁感叹:“这个功能让挽救生命有了坐标!”

 

  “我们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应急救护从志愿服务不足向‘有人救、快响应’转变。”陈强表示,每当紧急情况突发,附近是否配备AED设备,是否有人能够熟练操作,成为关乎生死的关键问题。为此,我市发挥科技创新和数字技术的引领支撑作用,促进技能、设施、人员等应急救护供应要素深度融合。

 

  据介绍,为了不断增强现场施救实效,“榕e救”微信小程序将全市已布置的红十字应急救护站、AED以及相对应的志愿者信息集成到城市地图中,努力实现应急救护设施第一时间可查询,救护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可响应。

 

  不仅如此,红十字会还积极应用“红博云”“人人急救”系统,实现学员网上报名、在线学习、理论测试、网上取证,创新情景教学和实操测试模式,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护培训的普及性和便捷性。

 

  加强培训


  社会救援队伍持续壮大

 

  “参与应急救助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勇气,更是值得倡导的社会风气。”提及应急救护,闽侯县红十字(方舟)志愿服务队队长翁钦梅深有感触。

 

  去年8月,在闽侯县青口镇大义桥头,一名老人骑电动自行车与货车相撞摔倒在地,导致多处擦伤流血。路过的翁钦梅和女儿林欣瑶立即凭借扎实的应急救护功底,帮助伤者检查伤情并进行应急处理,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获得在场群众交口称赞。

 

  缺乏实操经验,即便有详细的急救设备使用说明,仍可能产生“怕添乱”“怕出错”等顾虑,造成真正遇到需要救助的情况时不敢急救、不会急救。如何破解?

 

  “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大力实施‘红十字救在身边’公益品牌行动,推动应急救护从急救意识薄弱向‘有认知、敢急救’转变。”陈强说。

 

  着力解决自救互救意识不强的问题,开展群众性科普宣教,积极倡导“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社会风尚,全市累计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达557.81万人次;

 

  着力解决应急救护能力缺失的问题,实施应急救护培训“十百千万”工程,即建设十个培训中心,建立百名师资队伍,每年完成千场救护培训,让十万民众受训获益,稳步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军营”;

 

  着力解决应急救护人员不足的问题,联合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红十字救护员培训,不断充实我市应急救护队伍力量,全市累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23.4万人,占我市总人口比例约2.8%,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全民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是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福州将持续推进人人学急救、会急救、敢急救,织牢急救之网,有力保障生命安全。”陈强说。

附件下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