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各专委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头条要闻

委员荐书 |《解读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25-05-15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字号:【

第五期

 

  推荐人:吴思斌(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推荐书籍:《解读中国经济》

 

  作者:林毅夫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理解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奇迹,如何把握当前的发展挑战,又如何面向未来探索更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是每一位关心国家命运、投身基层工作的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林毅夫教授的《解读中国经济》正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系统梳理这些问题的经典。

 

  理解发展历程:从贫困到繁荣的跨越。这本书回顾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林毅夫教授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中国如何通过渐进式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实现经济腾飞。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乡镇企业的崛起,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许多乡村振兴成功案例,正是通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推动电商助农等方式,让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正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逻辑的遵循——即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逐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读懂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能为基层干部增智,更好地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

 

  梳理现有发展问题:挑战与转型的必然性。林教授在书中指出,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的增长模式面临挑战,如产业结构升级压力、收入分配不均、环境资源约束等。这些问题在基层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地区过去依赖资源型产业或低端制造业,如今面临产能过剩、环保要求提高等压力,实现产业转型成为关键。书中强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对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许多地方正在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比如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绿色经济等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些实践与林教授的理论不谋而合——即经济发展不能停滞于低端竞争,而应主动适应全球产业链的变化。

 

  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创新与协调的路径。书中不仅分析问题,还提出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林教授认为,中国仍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推动技术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发挥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首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落实到基层。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比如建立科技孵化器、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等。这些举措正是林毅夫所倡导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体现。其次,区域协调发展也是未来的重点。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基层政策必须因地制宜。东部地区可以聚焦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中西部地区则可以承接产业转移,同时培育特色产业。林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强调,发展政策应当符合本地比较优势,而非盲目追求高大上项目。这对基层工作者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作为政协委员,也是基层工作者,我深感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基层工作者的视野和能力,直接影响政策落地的效果。因此,我诚挚推荐《解读中国经济》,从中汲取智慧,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附件下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