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镇村医疗机构“软硬件”亟待提档升级
民建福清市委会教育支部会员、福清卫生学校临床科高级讲师韦艳反映:目前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还普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滞后。以福清市为例,福清市江阴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仅0.32张,远低于福清市的均数3.9张,与江阴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
二是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环境相对较差,如医疗用房陈旧、设备老化等。群众小病跑市区找大医院状况明显。例如,福清市江阴镇卫生院承担了江阴镇8万多人口和江阴工业园区2万多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然而2022年门诊量仅54531人次,住院人数844人次,总业务收入约1315万元左右,总人口数与年门诊量等数据不相匹配。
三是应急医疗处置能力欠缺。比如,化工应急医疗救治的抢救团队及专业技能培训尚未落实,海岛应急救护快艇及村医应急抢救技能等问题还有待解决等。以福清市小麦岛村卫生所为例,村医是一位岛外派入1年多的医学专业中职生,工龄不足5年。应急设备与团队都暂未配齐,应急医疗处置能力不足。
四是人才引进力度不足。以福清市为例,江阴镇医院全科医师少,缺乏医院特色学科学术带头人,对村卫生所全科医疗技术指导不足;在编的卫生技术人才少,临聘人员占比高,存在不稳定性及医疗安全隐患。住院病人少、诊疗设备差的客观情况,又不利于卫技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基层卫技人员虽然每年能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训约2-3人次,但对院管理者较侧重于医疗专业技术培训而轻医院管理业务培训,不利于基层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5月16日,福州市卫健委召开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暨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加强公卫体系建设,开展星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2023年首批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0家、村卫生所400家。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建议:
一、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条件。抓好健康福州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夯实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推动全市9家县级医院加快“四大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如,加快推进福清市江阴新医院“福州江阴港城医院”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快征地审批材料、设计图、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可通过政策扶持,以财政专项拨款及引导侨领乡贤捐助等方式,做好补短板工作,加快改善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环境。
二、加大政策、人员、经费倾斜力度。一是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偏远海岛医疗机构的政策倾斜力度、医疗队伍经费保障力度。扶持有优势的山区和海岛村办好医养结合、康养管理的特色卫生所,助力乡村振兴。二是重视医院职数编制调整、中高级人才引进和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升级等工作。三是依托地理环境优势和海岛民宿休闲旅游发展态势,对富裕村可引导乡贤捐资和村财投入,不断加强村卫生所诊疗硬件升级。重点推动诊疗由“老三件”(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到增添“新三件”(心电图、B超、血尿分析仪)等配置,以优良的诊疗环境和设备吸引本科以上卫生技术人才落户新农村。
三、建立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机制。一是争取2025年前基本建立稳定的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壮大乡级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持续保持村级医疗卫生全覆盖,实现“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对县域内人口多、服务需求较大、短期内招不到合格乡村医生且邻(联)村服务难以覆盖的地区(行政村)乡镇卫生院选派合格的医务人员开展村级派驻,因地制宜规范村级派驻和巡诊(巡回医疗)服务,对出现村医空白点的边远山区和海岛卫生所由乡镇卫生院组织人员开展巡诊服务。二是探索与交通运输部门挂钩的海上应急救护机制,诸如与有旅游快艇的公司协商签订快艇租赁的包年协议,以政府购买服务进一步做好“海上120”海岛应急救护转诊等。
四、多措并举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一是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促进医院等级提升;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探索“病人不动,医生动”机制,定期派出资深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和查房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二是以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为抓手,大力推进专科能力建设,强化化工应急医疗救治抢救等应急医疗团队建设及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院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医疗信息化网络健全的优势,大力抓好乡村医生的远程继续教育如急救技能培训、全科医生业务培训和学历提升等工作,不断提升乡村医生学历及诊疗水平。四是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健全和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学习借鉴教育行业的“校长进修培训”经验,探索“基层医院院长”提升培训方法,强化医院院长目标责任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服务品质和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