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我市摩崖石刻文化保护与研究的建议
福州市政协委员、民进福州市委会秘书长兼调研处处长黄庆华,台江区政协委员、民进福州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腾众新锐(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反映:据统计,福州市现存摩崖石刻文物171处,其中57处为文物保护单位,包括3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鼓山、乌山、于山,散见冶山,北郊升山,东郊鳝溪、磨溪、北峰等处,以鼓山为最多,以乌山“般若台”为最古,以于山碑廊为最全。鼓山摩崖题刻以灵源洞最为密集,约占全山的一半,正、行、草、隶、篆体俱全,被誉为我国的“东南碑林”,理学家朱熹、书法家蔡襄、太子太傅陈宝琛、船政大臣沈葆桢等名人都曾在此题刻。乌山的摩崖石刻首推唐大历七年书法家李阳冰篆书“般若台铭”,与处州“新驿记”、缙云县“城隍记”、浙江丽水“忘归台铭”并称篆书天下四绝。这些摩崖石刻内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价值,为闽都文化、福州地方史和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近年来,有的摩崖石刻遭遇了一些自然毁损和人为破坏,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是摩崖石刻保护的管理机制有待加强和完善。摩崖石刻分布较广,管理主体责任不明晰,在管理机构设置、经费保障、设施建设、监管措施等方面缺乏针对性。
二是石刻遗产家底不清,相关数据收集良莠不齐。相关部门已分批次、分区域对全市石刻进行细致调查和走访,并建立“四有”档案。但由于福州摩崖石刻分布范围较大且较分散,还未能做到应统尽统,一些石刻年代还存在归类错误。
三是自然和人为破坏情况日益严重。石刻多暴露于野外,风化速度较快,但保护手段较为单一。城区内于山、乌山、鼓山等处的石刻,只是有人定期描红,其他地区的摩崖石刻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以极具福州特色的“琉球”相关碑刻为例,当年傅衣凌先生在柔远驿前发现的道光年间告示碑,吉祥山、金鸡山、张坑山、闽安后山的琉球人墓碑,册封使林鸿年的墓碑等,现都荡然无存。
四是摩崖石刻保护经费和专门人才队伍缺乏,对石刻文献价值的研究开展得较少。除国保、省保可以争取上级资金实施保护外,其他摩崖石刻文保单位缺乏保护经费和专项保护。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文物部门也显得力不从心。目前对福州古代石刻的文献著述主要有《福州摩崖石刻》《长乐金石志》等,数量不多。
五是摩崖石刻保护和文旅宣传教育结合不够。目前对摩崖石刻开展的文旅项目、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及群众性宣传活动较少,广大市民及游客知之不深、知之甚少。
为此,建议:
一、积极推进摩崖石刻管理立法。借鉴重庆市、桂林市、连云港市等地经验,研究出台福州市摩崖石刻管理办法,明确石刻保护主体,对保护对象、机构职责、管理原则、经费保障、法律责任、活化利用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福州市摩崖石刻保护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对于仍然散存于各地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石刻,鼓励属地使用管理单位先行做好收藏和保护工作。
二、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和建档工作。以福州五城区为首批普查地区,对文人雅士登临勒石为主的山石摩崖、各文博机构收藏、民企或私人爱好者收藏的石刻类文物、广泛分布于荒野和宫庙中的碑刻等,开展全面调查、梳理、采集,尤其是对私人收藏的石刻文物进行登记留档。
三、加快实施摩崖石刻数字化保护工程,构建摩崖石刻数据库。对石刻的基本情况、形制、图版、录文、研究成果等,通过三维扫描、摄影、摄像等新媒体,以及多维图像技术,将石刻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数字化存档,为文物三维重建修复提供数据基础,实现石刻文物的数据可视化。同时,建立摩崖石刻文献资源分类信息库,将石刻涉及到的有关古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资料,分门别类汇集成编,以资研究专门史的科研工作者和广大爱好者使用。
四、成立福州市摩崖石刻保护专家委员会,加强石刻历史文化内涵研究。借鉴四川泸州汉代石棺出土考古、北京延庆区明长城石碑专项保护等项目在石刻微痕处理技术方面的经验,依托专家委员会加强对石刻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阐释,开展校正补充,尽可能重新核对和新增更多的、详实考证过的资料,后期进行整理编撰出版图书。
五、加强线上线下的活化利用。线上建设一座福州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或艺术馆,利用数字化手段,让文物活起来,游客可以身临其境了解闽都历史文化。线下打造“City Walk”漫步探索闽都石刻文化的休闲旅行路线和产品。各县(市)区根据石刻所处的区位环境以及周边人文、自然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将其纳入旅游发展、特色乡村、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发展规划,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深度融合,在保护中加以活化利用。
六、发挥社会力量的重要补充作用。提高民企和私人爱好者对碑刻收藏与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那些私家收藏碑刻较多且保护完好的个人,由市县政府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