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城市福州>图片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闽剧传承创新的常青之路

发布时间:2024-08-27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字号:【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闽剧传承创新的常青之路


  进街上网拍电影 闽剧舞台更广阔

 

  24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在《文化中国行》栏目,以《闽剧歌盛世 古韵传新声》为题,聚焦闽剧传承发展。

 

闽剧经典剧目《兰花赋》剧照。通讯员 何敬卫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的戏曲剧种,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80年代,闽剧陷入缺人、缺钱、缺优秀剧本的困境。进入20世纪90年代,闽剧发展迎来转机。1991年,福州市拨款100万元解决闽剧班的困难,为闽剧班建设新教学楼。1993年,闽剧班恢复招生,《天鹅宴》《丹青魂》等闽剧佳作迭出。如今,闽剧班已更名为福州市艺术学校,每年招收近百名学生,为闽剧发展与传承注入新动力。近年来,闽剧有多个剧目获国家级奖项,5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报道中还提到,24日,一出传统闽剧折子戏在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街头演出,传统戏剧与时尚街区来了一次美妙的邂逅。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福州的许多闽剧艺人走出剧场,在街头、景区实景演出,或者拍短视频、开直播。今年6月,美国塔科马代表团、檀香山代表团游览三坊七巷,嘉宾们在南后街口观看了经典闽剧《荔枝换绛桃》选段“投荔”,还在衣锦坊水榭戏台聆听了闽剧小调《牡丹亭》,对这样的表演形式啧啧称赞。

 

  除了烟台山和三坊七巷,这两年,一出出经典闽剧折子戏还走进了光明港附近夜市、西湖公园湖面舞台、仓山林森公馆、闽江之心群艺舞台等处,与观众越走越近,戏迷群体也不断扩大。

 

  福州各大闽剧院团、许多闽剧明星演员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拍视频、开直播,戏迷群体从线下发展到了线上。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林颖开通了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粉丝量已经超过了10万。她不仅拍摄短视频,向大家介绍闽剧,还教观众学说福州话,解决一些观众“听不懂”的痛点,大大提升了不同年龄段观众对闽剧的接受度。

 

  闽剧不仅“上网”,还尝试“触电”。去年,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作的闽剧《双蝶扇》拍成了电影。这部闽剧电影入选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优秀剧目数字电影工程”,是“八闽戏曲电影工程”首部影片,由省实验闽剧院与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合作拍摄。

 

  400多年时光流转,古老闽剧在新的时代焕发新颜,走出了一条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常青之路。

附件下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