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简讯>政协新闻

陈硕:协同规划建设福州慢行交通与山水廊道

发布时间:2017-11-13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字号:【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飞速增长,福州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近年来呈现逐步加剧的趋势。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必须有发达的交通快行系统和慢行系统。所谓慢行系统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随着人们对绿色出行理念的关注,慢行系统的构建在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中变得愈发重要。山水廊道作为景观生态学中提出的相关概念,本身具有生态性。在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方向下,将山水廊道与慢行系统相融合,可作为慢行交通功能扩大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陈硕委员建议 

 

   

   一、统筹规划慢行交通与山水廊道建设,促进城市同城化和宜居性的提升 

 1.构建多功能的山水廊道慢行系统。通过对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连续的、完整的慢行道路系统,为人们的短距离出行提供方便;与绿色廊道的结合,提升了慢行空间的环境质量,有效吸引慢行者,促进“慢行+公交”的交通发展模式,削弱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缓解交通压力,保障交通的安全。

   2.利用山水绿色廊道联结性促进慢行网络形成。廊道系统具有其独自的网络系统,城市规划设计中多采用“以带串珠”的形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线性、连通性。城市慢行网络的构建,在满足出行需求、出行半径等设计的基础上,慢行交通网络与山水绿色廊道网络相交叉的区域,慢行道路可依附于山水绿色廊道,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建设带来的不必要浪费。同时,通过对慢行者使用的维护,对已被人工破坏的山水绿色廊道空间进行维护、修复,达到互利互惠的双赢。 

    二、开展区域性针对性的慢行交通专项规划,促进慢行交通品质化发展

  支撑城市成长与效率的快速交通对城市发展最严重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对城市空间的无形割裂,这种分割限制了城市魅力空间的共享与连通。特别是在城市旧城区,快速交通设施建设更是对传统的社区、文脉将产生严重的分隔。所以在规划城市慢行核心区、营造城市慢行安全岛的同时,还需要规划一些慢行的廊道,将各类城市魅力区连通,让城市魅力流通起来,以提高中心城居民的生活品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建立山水廊道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区域无缝衔接的绿道网络系统

    1.建立统一管理体系。廊道的建设涉及到城市管理许多部门间的协调,如土地部门,城市规划部门,水利部门等。统一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快信息流动和意见形成与反馈。  

    2.针对廊道建设建立健全针对性的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管理机构,首先是在整体上把握城市空间环境形象的基础上,对不同属性的空间环境资源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管理机构。对于廊道空间应该结合城市绿色空间体系,建立健全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管理机构。依法、合法、因地制宜和发挥城市各级管理部门的积极性。

    3.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廊道系统向外与成为外围区域相通,向内与城市各区、片甚至街道衔接。这样的空间延伸超出了地方行政管辖范围,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在进行当地的管理协调,建立相对统一的管理机构,还应根据该地域空间的实际,建立绿色廊道体系(如流域、山脉等)的区域协调机制。

  部门回应 

  市规划局 

  一、关于统筹规划慢行交通与山水廊道建设 

  为进一步做好福州生态市建设,我局以“生态福州,人居典范”为总体目标,做好《生态福州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梳理福州山体格局和绿地水系,以福州山水为骨架,建立山水与城市的良好衔接,建设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构建“两环两廊五楔网状系统” 山、水、城完美结合的福州总体生态格局。通过构建外围的由莲花山、鼓山、旗山和五虎山形成的外围山体屏障和环城绿带,环城绿带指沿三环和闽江、乌龙江的环城绿带,发挥生态保育、景观风貌、城市安全、慢行系统和生物保护六大功能。 

  二、关于开展区域针对性的慢行交通专项规划 

  为改善福州市老城区交通环境,提升步行交通系统整体水平,打造步行者天堂,根据市政府要求,我局组织编制《福州市旧城区步行慢道系统规划》。该规划范围为交通矛盾最为突出的福州旧城区,具体界限为闽江以北、二环围合的区域。步行慢道系统规划以构建安全、通畅、舒适的步行系统,创建步行者的天堂为目标,引导居民步行和公交出行。 

   旧城区步行规划形成三类步行网络,分别由路侧步行道、街巷步行道、景观步行道组成。在三类步行网络基础上,结合福州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重点打造景观休闲、文化、生活为主,兼顾通勤功能的山水步行通廊。规划构建网状步行通廊,串联旧城区大量的自然、文化、社会资源,如历史街区、大型公园等“面资源”,内河等“线资源”,综合体、医院、中小学、地铁站等“点资源”。规划完善立体过街设施,以保持步行连续性,同时与地铁、常规公交形成良好接驳。规划结合具体落位的可能性,旧城区规划形成“五纵五横”步行通廊,连接各城市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区、办公区等,通廊内考虑与地铁站、公交站、自行车点、游船码头相接驳,并配置步行休息驿站,旧城区内平均步行200-300米可到达通廊网络。通过该规划,有助于福州建设成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并借此鼓励人们转变现有的以机动车为主的交通方式,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有吸引力的步行环境,使步行交通逐步走向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 

    

    市园林局 

    一、绿道中的慢行系统与交通衔接系统在绿道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在我局组织编制的《福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中,明确了绿道有慢行系统、绿廊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交通衔接系统等五大支撑系统,是一个多功能的城市行为载体。其中的慢行系统与交通衔接系统正与委员建议的“构建多功能的山水廊道慢行系统”相吻合。 

    规划也充分考虑到了绿道与公共交通的衔接问题,在绿道的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与区域交通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通过开辟绿道出入口、完善停车设施配套、设置交通换乘点等措施,提高绿道可达性。规划指明绿道经过城市地铁站、客运站点、公交站点以及渡口时应设置换乘点,实现绿道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效衔接。 

    我局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城市绿道网的建设力度,最新编制的《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6-2020)》中也对中心城区124条,总长1238km的绿道做了详细的布局规划。截止2017年7月,我市建成绿道长度约280km,且均与绿道周边居民区和公共空间联系紧密。 

    二、串珠公园在城市绿廊中的应用 

    我局近期的重点项目“串珠公园”建设项目正在按PPP模式组织实施,这种建设形式与委员建议中提到的“以带串珠”规划理念相吻合。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科学选址,整体谋划,突出生态自然,强化文化特色,注重功能复合,满足群众需求,串绿成线,串珠成链,在全市内河沿线打造一批亲民、惠民、利民的串珠式公园,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宜居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以达到“河畅、路通、水清、岸绿、景美”的愿景。根据项目清单,共确定串珠公园134个。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25个、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24个、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一批85个。 

附件下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