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简讯>图片新闻

市政协关注红庙岭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部门:2020年生活垃圾焚烧率达100%

发布时间:2018-09-21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字号:【

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加快建设,计划2018年底建成,转入试运行。

  如何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福州市红庙岭垃圾处理设施及建设进展怎样?20日,市政协人资环委就该课题开展专项视察调研,邀请部分市政协委员与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面对面,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形式,为垃圾处理建言献策。

  现场:15个建设项目全力推进,总投资额逾41亿元

  20日上午,市政协委员一行实地察看了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炉渣综合利用扩建项目、一期填埋场封场覆盖及生态修复工程等,了解红庙岭循环经济产业园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和功能布局。

  据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距离市中心17公里,从1992年开始规划建设。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采用以焚烧发电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的综合处理模式,每天全市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达4200多吨,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

  随着生活垃圾增长,红庙岭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问题逐渐暴露,为补齐民生短板,2017年11月起,福州启动了红庙岭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包括10个项目。2018年,又启动新建5个项目。这15个项目的总投资超过41亿元。

  记者在数个工地看到,2017年启动的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等10个项目均在紧张施工,工人们来回穿梭,大型工程车辆也不断作业,现场一派繁忙。

  对于政协委员关注的垃圾焚烧能否达到环保要求,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负责人郑炎斌介绍,一至三期项目焚烧工艺和烟气净化工艺都来自德国,入炉垃圾可稳定燃烧在850-1050℃的温度区间,烟气在该温度区间停留2秒以上,确保有效控制二噁英的产生。同时,炉渣的热灼减率小于3%,达到环保处置目标。烟气排放指标满足国标,部分指标还达到了欧盟标准。

  记者了解到,2017年启动的10个项目,绝大部分计划在2018年底前建成,涵盖了焚烧发电、危险废物处置、餐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飞灰稳定化预处理、炉渣综合利用、渗沥液处理、垃圾专用道路改扩建等方面。2018年启动的5个项目,计划在2019年底至2020年底建成,新增了大件(园林)垃圾处理厂、厨余垃圾处理厂等项目。

红庙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图

  建议: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提升群众环保意识

  “通过实施这些项目,福州将把红庙岭打造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集固废资源化利用、节能环保产业聚集、环保宣传教育为一身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率将实现100%,真正做到“只烧不埋”,使福州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达到生活垃圾全部焚烧处理的要求。

  市政协委员黄丽惠十分关注垃圾处理课题,曾对此展开深入调研。她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来到一线工地了解建设情况,看到规模如此庞大的处理设施和先进的建设理念,十分期待三年后投入使用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垃圾处理是后端,垃圾分类收集是前端,当前也应该重视对居民环保意识和分类观念的培养。”黄丽惠建议,教育部门可将垃圾分类纳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设立生活垃圾处理的科普展示馆,将“垃圾去哪儿了”讲透彻,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提升公众的环保素养。

  市政协委员叶斌说,过去人们一提起红庙岭,就感觉印象很不好,特别是运输过程的滴洒漏,导致通往红庙岭的道路长期以来“黑白相间”,空气中还飘荡着恶臭,对有“福州后花园”之称的北峰、宦溪的面貌造成破坏。“通过实地调研,我对这里的前景很看好,希望在建设的同时,也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许未来一个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观。”

  市政协人资环委负责人指出,垃圾处理不仅仅是红庙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自己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综合系统工程,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管理问题,它集中体现了人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与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法治精神、环保意识、自律意识等密不可分,必须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协同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从各个层面共同发力,缺一不可。

附件下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