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市政协委员为高标准建设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言——跑出加速度 作出新示范
福清湾畔,从“千岛之国”印尼吹来的海风暖意融融——
2024年,七批近200人次印尼团组到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考察调研,在高密度互动交流中建立起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中印尼共同举办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等6场大型活动,“两国双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围绕海洋渔业、热带农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中印尼“两国双园”已形成双边合作项目69个,实现总投资900多亿元。
中印尼“两国双园”是福州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更是福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交往如何更加频繁?成果如何更加丰硕?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热议高标准建设中印尼“两国双园”。
福建鸿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元洪功能区内,企业董事何艳霞作为市政协委员,连续两年为中印尼“两国双园”发声,关注点更是从企业如何顺利“落地”升级为企业如何更好“出海”。
“深化跨国产业合作,企业是重要载体。但在了解当地政策、融入文化风俗上存在困难。”何艳霞建议,要进一步借助榕籍侨胞在印尼的人脉资源,深化与印尼各地商会沟通联系,畅通共商、共建、共享渠道。
引侨海之资、聚侨海之力、汇侨海之智,为中印尼经贸合作开辟新格局。与何艳霞不谋而合的还有致公党福州市委会提出的《关于汇聚侨海资源增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的建议》。致公党福州市委会认为,要推动中方园区和印尼方园区共同成立一个高级别合作交流机构,常态化规范开展各级会谈和协商工作,加强两国园区在通关政策和流程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及时掌握企业在投资经营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各项政策的高效对接。
2024年,“加快用地报批做增量、盘活低效用地做存量”成为中印尼“两国双园”落实要素保障的一大亮点。九三学社福州市委会敏锐地关注到这一点,瞄准园区建设提出《关于加快中印尼“两国双园”打造示范园区的建议》。
九三学社福州市委会提出,支持企业选择弹性年期出让、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等方式,允许企业工业、研发、仓储等混合配置,提高集约用地水平;同时,采取政府主导国资改造、政企合作、连片开发、特色产业园、统租统招、土地收回等多种模式,把闲置、半闲置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