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昌:统筹城市公共交通制式选择及通道
背景
随着轨道交通1号线的全线建成通车,和国内其他大城市一样,福州市也迈入城市轨道交通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将越来越多样化,如现有的地铁、轻轨、单轨电车、现代有轨电车,到市域快轨、中低速磁悬浮等,加上同属于大中运量的快速公交系统(如BRT等),都需要依托城市道路空间进行敷设。但是福州的道路空间资源极为有限,尤其在建成区范围内,道路交通状况复杂、建筑密集,通过大拆大建建设此类系统的空间较为有限,也不切实际。为此,需充分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统筹考虑各种不同交通制式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敷设,使之完美融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之中,形成高效、可持续的客运交通系统。
夏昌委员建议
一、结合福州市的实际情况,对交通制式选择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的因素存在着多样性,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相互耦合的而非独立的,城市的需求、建设条件与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应以发展的观点来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制式。
二、针对目前福州已有的各项交通规划成果,结合上述交通方式的具体特性和福州城市交通系统的具体情况,开展城市交通系统的“多规合一”整合规划,对重要的交通通道进行地下、地面及地上空间的严格控制,为未来项目实施预留建设条件。
三、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离不开高效率的换乘枢纽,建议结合重要的交通通道,预留立体换乘设施用地。尤其在中心城区内用地条件越发紧张的区域,更应该为交通系统预留建设用地。
四、不同的交通制式有其不同的适用性,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就适用于福州。因此,项目的选择与实施应十分慎重,可考虑在新区进行试验性建设。
部门回应
市规划局
一、结合我市公共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公共交通制式进行深层次分析,选择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发改委牵头完成了轨道线网规划、城际铁路规划;交通委牵头对BRT进行了研究;我局正在开展有轨电车的相关研究,提出初步线路方案与现有轨道交通进行接驳,拟进行试点建设方案比选。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现代有轨电车,三种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各有优势。我局对福州未来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理念是形成以大运量的地铁为主,辅以其他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及普通公交。“多规合一”、预留交通建设用地能够有效统筹成效空间资源配置,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我局已经结合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对上述交通系统进行了整合,实现“多规合一”,对各类交通用地进行了落实。同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即将启动修编,我局将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及各类交通系统的适应性,进行统筹考虑。充分考虑地下、地面、地上的用地紧张形势,规划预留停车场、公交场站等交通换乘设施建设用地。
二、换乘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节点,预留充裕的换乘设施用地非常必要。2015年,我局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了《福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沿线站点交通接驳专项规划》,对地铁沿线站点进行了系统的交通接驳设施规划。目前,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编制《福州市轨道交通6、5、4号线沿线TOD综合开发规划》,将对所有轨道交通场站、交通接驳设施、沿线周边土地综合利用,结合主线建设进行统筹,实行统一规划、建设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