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委员风采

颜世锦: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字号:【

  背景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2014年,微课与翻转课堂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热点。我市近几年教育信息化走进了快车道,关于教育信息提升工程的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然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差异大、偏远农村学校还缺乏网络教学环境以及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亟待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颜世锦委员建议 

   

    一、做好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推广和组织准备。 

   1.市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设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统筹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工作的开展;组织优秀教师,联合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市教育研究院要多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如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渗透等,帮助教师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掌握相关信息技术。 

   3.各校要组织教研组和备课组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发挥省市各级教学骨干的示范作用,在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在信息技术团队的配合下,开发相关学科的校本信息教学资源,让年轻的教师在学中成长,从而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整体水平,也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公平配置;要组织探索如何建立健全网络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等。 

  二、提供信息化教学的硬件和技术支持。 

  1.教育主管部门要选择各校开发的高质量校本信息教学资源,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要开发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交流平台;有效管控互联网资源的使用,如利用网络技术自动记录学生的上网轨迹,在他律中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 

  2.各校要逐步增加信息化教室的配置,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学校投入;帮助学生建立个体网络学习资源库,为学生的网络学习提供最大的支持。 

  部门回应 

  市教育局 

  一、加强全市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市教育信息化的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全市的教育信息化进度。福州市电化教育馆(福州市现代教育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实施;福州市学校教学条件装备中心和各区县教仪站(电教站)负责教育信息化设备采购;福州市教育研究院和各区县教师进修校负责全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与信息化教研、科研。各县(市)区教育局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制订本辖区内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自身实际,采取整体推进或选择试点学校点面结合逐步推进的方式,开展本辖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强学校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及考核,按照《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的通知》(闽教办师〔2016〕42号)精神,将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学校领导班子教育信息化工作业绩列入校长年度考核指标。明确分工、在学校形成强有力的信息化协调部门,提高协调能力。 

  二、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设备投入,提高所有学校尤其是农村校的互联网接入带宽。力争在2020年以前实现城镇学校宽带接入班均10兆、农村校班均5兆以上光纤接入。今年起,用2-3年的时间实现全市(含农村校)所有班级全部更新为交互式白板或交互式一体机。积极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依托市教育研究院建成“福州市教师继续教育网”、依托市职教中心建成“福州市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网”,全体在职教师每年通过平台完成岗位培训。 

  三、加强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和骨干教师教师的作用,建设校本、区本、市本优秀教育资源。依托国家教育公共资源平台,在现有已经产生120多万条有效教育资源分享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微课、微视频等载体,推动全市教学微视频库和校本“码书码卷”的建设普及。推进全市“智慧教室”、“智慧课堂”建设进度,在市属学校今年已建500个智慧教室的基础上,把屏东中学智慧学习的好的经验推广到各区县去,让“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尽快成为我市的教学主流模式。 

  四、在充分对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两网两平台”加强市本级资源建设。在“福州教育城域网”建成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方面,形成了内容丰富、多层次、智能化、开放式的全市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加强“福州教育视频联播网”建设,传播本地优课资源,尽快实现高标清视频同播,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网络教科研、教师培训活动的网络远程视频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福州教育区域云学习中心”,全市师生已可在网内外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普遍使用。 

  五、积极组织全市教师参加全国各类信息化优课比赛,以赛促用。我市组织教师踊跃参加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第十届(2016-2017)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2016年福建省电教馆三优联评活动”和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两岸智慧好课堂邀请赛”等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 

  六、扎实开展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我市针对7个项目县(市)区181个教学点,组织各项目县开展本地教学点教师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并通过中心校分层培训使教学点教师基本掌握运用优质教育资源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方法,充分发挥网络优质资源在农村薄弱校的作用。 

  七、加强县区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鼓励学校校本精品资源建设。推广普及微课应用。教师通过录制微课并上传“微课云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自主学习。大力推广教师录制微课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课后复习及再学习”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发到网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自己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学习原来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传递的学习内容;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则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广大师生的浓厚兴趣。 

  八、推进教师交流工作。在全(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年人数达2499人的基础上,开展市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试点工作。继续举办农村教师信息化应用专项培训,送教下乡,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普及和深化;我市将继续采用面对面培训、巡回培训、送培下乡等方式,切实增强“农远应用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为农村教师的应用能力提升提供保证。不定期下各县(市)区开展项目县农远工程应用情况检查,主要是针对农村完小校及教学点,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推进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广泛深入。 

  九、以课题研究促进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继续组织开展国家、省市、区县级、校级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每年保持选送国家级、省级信息技术课题十几个,福州市电化教育馆每年立项信息技术课题三四十个。通过课题引领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发挥跨学科的现代教育技术周灵名师工作室,示范辐射作用。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为研究内容,探索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改课改模式,并加以推广。让年轻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成长,从而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整体水平,解决设备应用端的问题,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公平配置。 

  十、加强福州教育研究院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提高全院教研员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水平,以便在日常学科教研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指导。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帮助教师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引导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渗透,“深化应用,融合创新”。通过研训中心组成员带动一线教师开发微课,针对初高中毕业班省市质检,向师生推送疑难问题指导微课视频等,促进优质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 

  十一、尝试开展远程互动教学实践。其一是持续开展名师课堂展播。继续开展“福州市名师工作室优质课网络展播活动”和“福州市优质课网络联播展示。其二是探索运行同步录播课堂。在已建成的福州市教育视频联播网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建成网络视频互动教育服务平台—“福州教育远程研修一体化平台”,实现高标清视频同播。高清录播教室每年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网络教科研、教师培训活动的网络远程视频。其三是建设网络远程互动同步课堂。主课堂的老师进行授课,薄弱学校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听到课堂实况,还可以提问和回答。组织市属名校与农村校、薄弱校结对子,依靠网络进行视频音频实时传输,真正实现了双向互动虚拟远程课堂,实现远程支教。通过中心校带完小校,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远程专递课堂,开齐开好课程,弥补师资不足,师资薄弱问题,充分发挥网络在农村薄弱校的作用。 

附件下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