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各专委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工作动态

集思广益 传承文脉 市政协聚焦冶山文化文物保护

发布时间:2017-07-17 信息来源: 政协 字号:【

    冶山文化始兴于汉初闽越,是福州历史最悠久、最富代表性的城市文化特色,其保护与修复不仅关系着福州作为文化名城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关系着闽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日前,市政协召开“保护冶山文化文物的措施”课题对口协商会,围绕该问题与有关部门展开探讨,商议保护对策。 

现状:保护与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著名冶炼家欧冶子选中冶山池畔铸造名剑,留下了“欧冶池”胜地。福州于汉代建立的第一座王都“冶城”也在此拔地而起,冶山成为福州建城2200多年的文明标志。 

    市政协委员钟薇在提案《我市应尽快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冶山文化,抢救冶山文物》中提出,冶山虽守着“福建第一城” 的名号,但与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等耳熟能详的近代文化遗产相比,显得陌生又单薄,冶山文化的修复与文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措施:群策群力 保护规划将“出炉” 

 

    “我们前后7次对冶山文物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有不可移动文物1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中山堂、泉山仁寿堂)、市级文保单位4处(欧冶池、泉山摩崖题刻、冶山古迹石刻、公正古城墙),文物登记点8处。在冶山文物和遗迹保护的基础上,可探讨借鉴遗址公园的理念来展示冶山文化。 

    “冶山文化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定下了‘即亮出来,整清楚,串成珠,连成片’的十二字方针,分步骤地进行实施。”市名城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4月,《福州市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对外公示。“这次规划定位,就是要全面展示冶山地区‘闽都之根’的核心。”据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规划将把闽都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功能、社区文化相结合,集中展示城池演变、城隍文化、科举文化、名人文化及山水风貌为特征的城市特色风貌地区。 

    按照计划,风貌区保护分两部分实施一是对冶山、欧冶池周边进行整治,实现“露水、显山”的目标;二是对周边小街巷、片区内有碍观瞻的建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该负责人表示,他们日前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保护规划方案与设计方案对接问题。目前,保护规划正在报批,市规划院、市规划局、市名城委正并一步深化设计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保护真宝贝,少建大体量建筑’的精神,风貌区保护修复原则上做减法,不再新建建筑物。”鼓楼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计划利用近现代建筑作为冶山文化展示博物馆,内容展示包含闽越时期的历史、考古成果和相关文献等。 

建议:宣传先行 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机制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保护和修复过程中,社会对开发冶山文化资源的认知度不足,缺乏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此外,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文化修复区内涉及各级单位众多,这使得文物遗址保护修复工作举步维艰。 

    “宣传是首要工作,要舆论先造,让大家形成一种保护共识,接下来的工作才好进行。”市政协委员陈日官认为,要加快梳理史料,将冶山文化的历史价值呈现出来。这方面,卢为峰委员建议,可借助施景琛所编撰的《泉山古物录》等文献资料,编撰《冶山史话》等相关普及类书籍,并通过媒体宣传,加大公众对冶山的认识。 

    “扩大认知度,建设博物馆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拓展博物馆建设思路,内容不仅局限于展品,还可将馆内与馆外相结合,就地延伸到现场文物。”钟薇委员建议,还可以在冶山文化区地界内以及出入口设立宣传标语、历史文物科普宣传栏等,树立冶山原始地图,以及城隍庙实景图,让冶山文化深入到人们的身边。 

文史专家黄荣春建议,可学习广州南粤王宫遗址的保护形式,将此前发现的汉代大型宫殿遗址建成开放式的遗址公园,供人参观。 

    “很多人不知道冶山风貌区在哪里,冶山风貌区路口应显示出来。让老百姓知道,并能够自由进出冶山,才能进一步扩大它的影响力。”陈继勇委员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市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应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落实相应责任,并在资金上加大投入规模,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附件下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