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福州滨海湿地科研平台建设 助力闽江生态科学保护
福州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正处长级)卓继辉反映: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福州市长乐区和马尾区境内,位于长乐区东北部和马尾区东南部交界处闽江入海口区域。保护区总面积226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重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众多濒危动物物种和丰富水鸟资源,是我国世界遗产预备项目。
随着“海上福州”的高水平建设,福州滨海湿地及海洋生态价值日益突出,相关的科学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闽江河口湿地已率先开展部分科学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其重要性价值得到湿地公约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但是,在福州滨海湿地科学研究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亟待重视:一是研究力量单薄。闽江河口湿地的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湿地科研团队,缺乏社会组织或地方、民间机构科研力量参与。二是研究场所简陋。现有科研实验房是由保护区内原有养殖户建设的养殖用房改造而成的,用房面积小,且无法达到专业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所要求的保温保湿条件。因此,采购的大部分仪器设备被迫暂存于福建师范大学实验室,由福建师范大学代为管理,难以高效发挥作用。三是研究成果影响力不足。近年来,福建师大湿地研究团队共获批国家级项目近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获批专利30项。但与国内一些知名的滨海湿地研究区域,如江苏盐城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等相比,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在总体的研究团队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建议:
一、支持改善提升湿地科研条件。一是支持建设现代化综合科研楼。在闽江河口湿地及附近规划建设或旧楼改造一处综合科研楼,代替养殖房改造的科研实验楼。楼内要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科研人员,提供基本的办公、会议、研究、住宿等条件,支持存放专业仪器设备用于开展相关实验分析。二是加强共建科研实践基地。湿地管理处需注重与顶尖学府合作共建科研教学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开展合作,致力打造全国顶尖滨海湿地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以打造全国顶尖滨海湿地科研平台为目标,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共享机制,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基础数据共享等,吸引闽台两岸专家学者到闽江河口湿地及周边滨海湿地开展研究。
二、支持补强湿地科研队伍。一是配备专职保障人员。综合科研楼建成后,可由技术支撑团队福建师范大学负责招聘1-2名专职实验员,负责定期到实验楼现场开展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使用登记、指导培训等工作。招聘湿地生态保护领域专职人员,保障相关业务工作开展,并可承接社会服务工作,如承办学术交流活动、科普研学活动等。二是开展院士牵头的科研课题。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应积极支持相关院士牵头开展滨海湿地有关重大科研课题。如2022-2023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福建研究院支持,由相关院士携手领衔的战略研究与咨询重大项目“闽江河口湿地生态安全战略研究”,为闽江河口湿地提供了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目前急需支持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在闽江河口湿地持续深入开展研究,深耕厚植。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福州市滨海湿地生态研究中心组织作用,成立由湿地生态保护有关领域专家学者为主的专家委员会,为研究中心业务开展提供指导。多渠道筹措资金来源,包括积极呼吁社会各界捐赠,并争取财政经费及国际组织的支持,用于开展科学研究。
三、加强文化与自然融合研究。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是世界遗产中的稀缺类型,仅占世界遗产总数的3.3%。福州是全国罕见的既有文化遗产类型预备名录项目,又有自然遗产类型预备名录的地级市。其中,“三坊七巷”项目于2013年列入预备名录,“闽江河口湿地:海洋、陆地生物地理区过渡带”于2022年列入,二者均见证了闽江两岸的发展历程。因此,应抓紧开展福州市范围内的自然和文化融合研究,充分挖掘整合闽江发展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价值潜力点,探索申报文化和自然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