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福州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的建议
福州市委党校第64期县(处)级进修班学员、福州市民宗局副局长李云祥,福州市政协委员、罗源县庭洋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兰世杰,福州市政协委员、福建棋桐企业管理公司董事长郑霄反映: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独自生存发展历史和突出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增进“五个认同”,强化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近年来,福州市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引领,结合海峡两岸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推动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但是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而言,我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是总体发展规划缺失。民族体育项目还未能很好地纳入到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中,特别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目标、发展手段、责任主体等内容未有明确计划,也缺乏必要的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二是民族传统体育大众项目少。目前,仅武术、毽球等少数项目有较多受众,更多的传统体育项目在现代社会逐渐被边缘化,受众群体渐渐减少。特别是全市仅有1家(连江华侨中学)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够。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缺乏产业化基础,无法形成经济基础促进文化发展的正向循环。目前,仅一些民族学校或体育学校拥有少数设施,其它地方基本没有此类设施。
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由于社会结构的转变,使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例如射箭、射弩等)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土壤,导致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才缺乏,甚至出现个别民族传统体育因缺少传承人而近乎湮灭的现象。
五是宣传推广力度不足。仅少数体育竞赛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做些宣传,且多数依靠民族部门网站或部分自媒体平台推荐,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的创新和特色品牌的打造。
为此,建议:
一、强化统筹谋划推进,推动文体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优势,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作为促进两岸融合的重要平台,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的有效载体。提前谋划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规划融入全市体育产业发展“十五五计划”,制定出台促进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相关政策措施,做好产业发展布局。持续推进“体育+”发展模式,积极培育乡村游、体验游、研学游、高端游等体育旅游新业态,以全民健身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引领,支持有条件的民族乡村因地制宜举办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培育民族乡村体育产业多元化业态。
二、注重分类培育,做特做优体育项目。以我市较有优势的陀螺、蹴球、板鞋竞速为突破口,争取增设多家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加快打造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育和宣传推广主阵地,全力提升我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水平。推动遴选毽球、民族武术等受众较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精品项目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普及,让民族传统体育“活”起来。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文化承载平台。结合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配备陀螺、毽球、板鞋、高脚等民族传统体育设备,并向各族群众免费开放。鼓励体育领域的社会组织全面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建设,通过组建经营实体、建立培训基地、创建品牌赛事等方式,提高民族体育类社会组织综合服务能力。采取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项目的方式,拓宽政府购买民族传统体育服务项目,引导体育社会组织更加常态化、规模化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公益活动。
四、强化专业人才培育,激发人才队伍活力。鼓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培育更多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鼓励开展以“体育+研学”为内容的各民族青少年营地活动,有力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鼓励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民族传统体育服务活动,推动实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民阅读,“相约健身”传统体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等文化惠民活动,培育民族传统体育受众群体,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五、强化品牌创建升级,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机关”,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科普工作,丰富乡村公共宣传栏、村广播等传播载体中的体育内容,宣传健身科普知识,开展贴近群众、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支持开发符合民族乡村文化特色的体育文创产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鼓励打造民族体育特色民宿、民族体育影视酷玩、民族乡村体育体验产品和服务等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