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各专委会>调研室工作>社情民意

统筹提升医学科普水平助力健康福州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6-20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字号:【

 

福州市第七医院书记、福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张郁澜,农工党员、福州市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游红梅反映: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有序高效开展,我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其中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医学科普工作宣传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网络上也有关于疫情的虚假谣言、错误的言论信息等,也凸显了新时期医学科普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当前我市医学科普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服务能力及服务供给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福州市现有多家科普教育基地,有政府主管的如科技馆、少年宫、消防科普基地,也有企业创办的如网龙星际研学基地等,但市属的医学类科普基地仅有东南眼科科普教育基地,省属的也仅有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人体科学馆、福建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远不能满足医学科普的社会需求。二是科普投入不足,科普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均衡化、精准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目前掌握最大量医学科普信息的单位是各级医疗机构,而医疗机构忙于医治病人主职,没有强制责任、也没有兴趣开展医学科普活动。这样社会性的医学科普宣传广度、深度就显得薄弱。三是参与科普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发挥不够。科普宣传是无经济回报的公益活动,医学科普又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在缺少激励政策的现状中,很难动员更多的专业人员投入到医学科普事业中。

为此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医学科普基地。卫健部门联合财政局通过专项经费立项,增加医学科普类的教育基地建设,以健康科普基地共建为契机,充分发挥科普基地优势和辐射作用,向人民群众普及医学健康知识。依托医学科普基地,广泛开展多种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如福州市第二医院有骨科及创伤急救等特色专科,可建立急救、康复、运协医学等医学科普基地,打造专科科普品牌,并与烟台山风景区结合形成一日游型的文化医学同游路线,丰富对外宣传的文化内涵。

二、整合多渠道资源,提升科普质量。一是用好省级资源。省内多所医学院校都位于福州,其中不乏顶尖医学院校,如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高级医学院校。我市可利用此优势,与在榕医学高校合作,培训专业医学科普人才,对优质医学科普人才的培养予以支持。二是鼓励医学院校设立医学科普奖学金和医学科普课题基金,并为医学科普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优秀人才投身与医学科普工作。三是推广社会科普。可以点带面,输送社会志愿者参与医学科普培训,协助相关活动的开展,例如心肺复苏、饮食营养、居家照护等技能与科普知识的推广与传播,对于培训合格的人员发放资格证书,扩大社会影响力。

三、用好数字资源优势,实现精准对接。利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每年在福州举办的契机,整合福州或引进数字技术,提升医学科普的科技含量。例如在科普基地内使用类似AR、VR技术,将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到教育基地的建设。借助E福州、闽政通等APP开展大数据分析,准确了解公众的科普需求,实现精准、个性、及时化的医学科普服务。在现有调查结果的基础,重点关注公众最感兴趣的科普内容,如饮食健康、疾病预防、养生保健。目前和未来医学科普工作的重点,要以满足大部分公众集中性需求为方向,同时在个性化推送上,尝试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地域公众的科普需求,开展分析和归类,从而推算并提供个性化的医学科普内容。

四、建立评估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医学科普规划和组织领导,制订年度专项工作计划。建议由卫健部门牵头制定政策文件,建立激励机制,引导、规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医学科普工作,多方联动加强医学科普教育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科普人员的绩效奖励或激励措施,激发临床医学科普积极性,促进医学科普长效运转。支持医院增设医疗科普专岗,负责统筹安排医院内外的科普活动、科普人员的选派工作,并将医疗科普工作纳入绩效奖励或由院内建立专项资金予以额外补贴,并纳入年终医德考评或工作量加分,提升临床医学科普人员的激励。政府可将每年各区域或单位举办的医疗科普活动纳入年度考核指标,根据该指标进行考核,并基于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专项扶持资金。

 

附件下载

相关报道